曹普華在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工作推進會暨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上強調 馬娜黎作鳳等參加
為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貢獻岳陽之力彰顯岳陽之為
岳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王 金 攝影 唐 清)2月24日下午,我市召開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工作推進會暨全市科技創新大會。市委書記曹普華出席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關于科技創新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全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精神,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為岳陽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市領導馬娜、黎作鳳、李建華、張世愚,市政府秘書長孫志誠和中央、省駐岳有關單位及省屬、市屬高校負責人等參加。
曹普華指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持續加大投入、加強保障,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1234.26億元,占全省10.37%;2021年度全社會研發投入達98.06億元,同比增長56.57%,排名全省第二;年技術合同交易額從2016年的0.3億元,指數級增長到196.09億元。湘陰獲評全國首批創新型縣,臨港國家高新區獲批在即,國家農高區創建、國家熱塑性彈性體技術創新中心組建邁出實質性步伐,省級高新區實現六縣市全覆蓋,總數達到8個,排全省第一,特別是省四大重點實驗室齊聚岳陽,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正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但也要看到,我市科技創新工作還有較大差距,要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堅定不移朝著建設科技強市的目標邁進。
曹普華強調,創新是時代進步的“戰略引擎”,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區域競爭進位的“根本出路”。要搶占制高點,以創新擔綱彰顯時代擔當。全市上下要牢固樹立“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理念,深入實施科技強市、人才強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創新“領先一步”為發展“一路領先”積蓄力量、創造條件,為全省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貢獻岳陽之力、彰顯岳陽之為。
曹普華強調,要把握主攻點,以創新突破引領發展突圍。聚焦新目標,圍繞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和一批創新型縣(市)、進入全國百強創新城市行列的目標,對標評價體系、強化市縣協同、主動加壓突破;塑造新結構,著力在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提升高附加值產品比重等方面下功夫,讓傳統產業插上“數字翅膀”、新興產業站上“發展風口”、優勢產業攀上“價值高端”;突破新技術,對接省里“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和200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動態梳理“卡脖子”技術清單,切實搞清楚“攻什么”“怎么攻”“怎么用”,讓更多“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發展之果”;激活新力量,培植產業新主體,培養企業家新生代,培育骨干新團隊,力爭三年內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00家,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家、100家,科技型上市企業2家;打造新標識,對標最高最優最強,聚力打造一批科技創新標志性成果,形成具有岳陽氣度、中國氣派的代表性產業、支柱性企業和世界性品牌。
曹普華強調,要抓實落腳點,以創新爭先推動工作領先。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匯聚起來,以創新的理念激活力,以創新的機制增動力,以創新的生態聚合力,共做創新岳陽的參與者、維護者、貢獻者。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爭做科技攻關的開拓者、科學普及的推動者、科創興岳的擔當者。
會上,曹普華等為省級科技創新平臺、團隊和省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省青年科技人才進行了授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建華主持會議并宣讀有關創新平臺、團隊和人才立項通報;副市長張世愚作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報告;湘陰縣、城陵磯新港區、湖南理工學院、聚仁化工公司作典型發言;大家一同觀看了“岳陽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這十年”宣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