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方璐 通訊員 夏凡)2月21日,汨羅市羅江鎮惠農服務中心的鋼架集中育秧大棚內,育秧盤里已冒出來嫩綠新苗,蹲身察看的向鐵青露出了滿意笑容:“長勢不錯!”
向鐵青是該惠農服務中心負責人,也是汨羅出了名的種糧大戶。近年來,他從羅江、新市、神鼎山、弼時等鎮累計流轉了約1.2萬畝耕地種植水稻,同時建設了3個萬平方米鋼架集中育秧大棚,購置了140多臺旋耕機、插秧機、植保無人機等農用機械設備,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高峰期帶動300多人就業。
“我們所有流轉耕地中,有約3000畝完成‘小田改大田’任務,農業機械化更便捷?!毕蜩F青笑著告訴記者。近年來,汨羅通過推行支部引領、市場引導、黨員帶頭、能人帶動“雙引雙帶”模式,全面推進耕地整村流轉,推行“小田改大田”,實現糧食產量提高、社會資本不虧、大戶耕種方便、農民流轉穩賺、集體經濟增收的“五贏”效果。
向鐵青介紹,當前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階段,中心已儲備化肥1200噸,種子8萬多斤,秧盤40多萬個,將于3月5日全面啟動育秧工作,計劃種植早稻面積約1.2萬畝。
今年,汨羅的早稻種植面積任務是33.5萬畝。汨羅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搶前抓早備春耕,組織監督檢查組就農資安全、農資儲備等情況等開展專項檢查,同時組織農技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育秧大棚,送技術、送服務,幫助農民解決春耕備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確保農業生產安全順利。目前,全市農資儲備充足,春耕春備各項工作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