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日報全媒體訊(周鋒)新年伊始,玉兔報喜!近日,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獲評全省“五好”園區創建工作先進園區,為新的一年平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
按照“五好”園區創建和畝均效益導向,省產業園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省園區辦)組織對2022年度全省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進行了綜合評價,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在全省138個產業園區中獲得2022年度“五好”園區綜合評價排名第三,以160.47分的總得分榮登全省“五好”園區光榮榜。
平江高新區伍市工業區全貌。
2022年,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錨定“五好”園區創建目標,全力推進“五大”行動,積極謀劃、實干擔當,在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上發力奮進。
一是謀劃頂層,擴區強園優布局。在平江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平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工管委基于現有土地存量不足、開發成本過高、交通區位變化等因素,著眼長遠、積極謀劃,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前提上,提出了“一園三區”發展構想并全力推動落實,規劃新建了以火電副產品為主導的余梅工業區和以休閑食品、新興產業為主導的安定工業區。目前,總規劃面積達1.2萬畝的兩個“新區”已完成了規劃編制和征地拆遷工作,土地報批、手續辦理、基礎配套建設等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進,已有6家企業簽約落戶。同步啟動擴區工作,預計可新增擴區面積近2平方公里,進一步優化了園區產業布局,擴寬了發展空間,為園區發展打開全新局面。
二是狠抓項目,產業強園增質效。園區工管委全面樹立“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全力招優引強,去年簽約招商項目46個,引資總額166億元,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1個,10億元以上項目3個,“三類500強”項目4個,白象食品、鈺居石膏建材、倚天凌云等一批延鏈補鏈強鏈項目相繼落地。全面推行“一個項目、一名班子成員、一班人馬、一個任務清單、一個考核方案”的工作模式,倒排項目工期,實行“掛圖作戰”,去年完成新開工項目37個,新投產項目39個,招商項目履約率96%,新國基食品建設周期僅7個月,二三產業融合項目云上小店從土地平整到投入使用僅22天,再次刷新項目建設“園區速度”。
三是雙向發力,管理強園優環境。園區以激發企業潛力、提升園區效益為目標,從強管理、優服務雙管齊下、雙向發力。一方面,建立企業評價排隊機制,開展企業“履約核查”,去年淘汰清理企業2家,實現整改提升9家,鼓勵引導6家企業啟動擴產建設。另一方面,實行班子成員聯點幫扶、聯企干部蹲點幫扶、部門單位上門幫扶,去年累計開展入企指導服務上萬次,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問題429個。深入開展百名干部聯百企“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行動,指導幫助38 家企業辦理留抵退稅 10.43 億元,緩稅4300萬元,享受穩崗補貼 20.03 萬元,幫助企業融資6.7億元。
四是大刀闊斧,改革強園添活力。園區工管委把改革創新作為園區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大膽試、大膽干的同時又確?!疤易印碧饋怼罢玫健?。深入推進賦權強園,完成了園區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試點,打造“網上辦、集中批、聯合審、區域評、代辦制、不見面”行政審批“高速路”。順利完成人事改革,按照中層干部公開比選、副部長競聘上崗、其他人員雙向選擇“三步走”方式,建立了全員聘用、競爭上崗、按崗取酬的人事管理體制和薪酬體系。積極探索市場化改革,依托華電平江電廠,新辦實體公司開展粉煤灰、脫硫石膏、爐渣等火電副產經營,預計可實現年收益1000萬元以上。
五是攻堅克難,要素強園夯基礎。突破土地桎梏,去年完成土地報批收儲324畝,在用地較少的前提下全力保障了招商項目的落地。開展土地清理利用專項行動,重新利用批而未供土地、低效用地、閑置土地826畝,僵尸企業處置實現“清零”,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在全省排名第十。強化平臺建設,啟動電商眾創空間、知識產權分中心、“智慧園區”、職業技能培訓基地4個平臺建設,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個,指導5家企業通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家高新技術企業獲批,7家企業進入上市企業后備資源庫。夯實資金基礎,實施融資項目6個,去年共完成融資到位資金7.22億元,爭資爭項超8000